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残膜污染新疆农田(图)

来源网址:http://www.qzcynt.com/

  “籽棉产量前些年普遍都在300公斤以上,这几年,尽管投入不断增加,新技术也广为应用,可产量总是徘徊在200多公斤的水平。”谈及白色污染的危害,玛纳斯县广东地乡党委书记李玉刚的话语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

  其实白色污染对农田造成的危害,不光在玛纳斯县日益凸显,在全疆各地也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

  地膜覆盖技术这场“白色革命”在催生新疆农业生产历史性变革的同时,废旧地膜也在对大片耕地进行着肆无忌惮的污染,而且这种污染带来的危害,愈来愈突出。

  据介绍,目前,新疆地膜覆盖面积达2000万亩以上,每年地膜用量超过9万吨,无论地膜覆盖面积还是使用量,均居全国各省(市)区之首。1979年至2004年,全区农田累计用地膜达100万吨以上。

  农业厅农业环境监测站3年前的一次普查结果表明:全疆农田土壤中残膜留量亩均1.76公斤,残留量最严重的一个样点为每亩14.6公斤。

  据了解,新疆使用地膜的农作物主要有棉花、玉米、小麦、番茄、甜菜、瓜、蔬菜等。南疆是为了土地保墒,北疆主要用于提高土地积温。

  “按常理,耕种两三年的地,农作物必须进行轮作倒茬,可现在,连续种植十多年以上的棉田是很普遍的”。自治区农业厅有关部门负责人忧心忡忡地说,“结果使得耕地不堪重负。”

  玛纳斯县农业局副局长鲍玉琴日前向记者提供了一份监测资料:连续种植地膜棉15年以上的棉田,每亩含膜最高达25.6公斤,最低13.8公斤,平均每亩残膜留量15.48公斤。而兵团20年以上连续种植地膜作物的田块,平均每亩残膜含量竟高达50—60公斤。

  “地膜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据有关部门测定,一亩地土壤含残膜达3.9公斤时,将导致各种农作物减产11%—23%。

  “超薄型地膜的大量使用更加剧了对耕地土壤结构的侵害。”玛纳斯县副县长李成辉说,地膜种植成本比较高,使用国家规定的0.008毫米规格地膜,一亩地约需3.5公斤。可棉农为节约生产成本,大量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0.005—0.006毫米的超薄地膜,一亩地虽然可节约1公斤膜,但膜薄易老化,这就给残膜回收增加了难度。目前使用的聚乙烯材料地膜,埋在土壤中200年都不会降解。

  根深才能叶茂,如此严重的白色污染造成了土壤耕作层中残膜密布。农作物苗期易出现苗黄、苗弱甚至死亡,在中后期会严重影响作物根系的伸展和微生物的活力,阻碍作物根系的深扎和对土壤养分、水分的吸收。

  为了减轻残膜对耕地的危害,这几年,自治区农科部门及部分地州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不断引进生物降解技术,反复进行比对试验,可总体效果都不理想。

  玛纳斯多管齐下治理残膜污染

  深受白色污染之害的玛纳斯县今年展开了治理白色污染的攻坚战,7月1日,记者来到该县进行了采访。

  “村民今年回收残膜的积极性特别高,为了确保棉田揭膜后立即上水,全村一下子雇来800个民工,一天就收完了地里的残膜。”一见面,凉州户镇丰益宫村村委会主任杨保东就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相邻的几个乡镇,在与一些乡村干部和农民交谈时,记者听到的是对县上今年部署的集中回收残膜行动的一片赞扬声。

  作为新疆的农业大县,近几年来,玛纳斯县一直是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样板地区。该县是国家级粮食基地县、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和全国重要的制种玉米基地,并被授予“中国优质棉花之乡”、“中国优质酿酒葡萄之乡”、“中国优质加工番茄之乡”称号。

  然而,地膜栽培技术在引领玛纳斯农业大步前行的同时,也将地肥土厚的玛纳斯逐步变成了一个“白色污染”的重灾区。

  去年,玛纳斯县政协组织人员对全县耕地残膜含量进行调查:全县地膜覆盖种植面积65万亩,每年使用地膜2500吨左右,主要应用于棉花、番茄、玉米、甜菜等农作物。目前,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亩均15公斤。

  “白色污染再不治理,不仅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再过10年8年,不可再生的耕地资源将遭受灭顶之灾。”李成辉不无忧虑地说。

  痛定思痛。今年年初,身为自治区人大代表的玛纳斯县县委书记王伟向人代会提交了一份议案:希望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依治法理日益蔓延的白色污染。

  今年一开春,该县上下齐动,严密组织,行政手段先行,经济手段垫后,全面向白色污染宣战。

  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治理白色污染首次被列入考核乡村干部的责任状,要求各乡镇在棉花灌头水前必须全面揭膜,同时,县里还出台补贴政策,在残膜亩回收量达到两公斤的前提下,每亩补助2.5元,仅此一项,全县40万亩棉花补助金就将达100万元。此外,完成残膜回收任务的乡镇,分别给予10000元奖励。今年全县计划回收残膜1350吨。

  为确保清理工作扎实有效,县上依次在各乡镇召开现场会,层层发动群众,广泛宣讲残膜对耕地的危害。春耕前,又适时开展全县农资大检查,严禁在县域内生产、经销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超薄地膜,引导农民购买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农用地膜。各乡镇还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土地承包合同》,明确了承包户对土地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建立起清理残膜的长效机制。各村的机动地,发包前还统一收取一定数额的残膜回收押金,确保残膜回收不留死角。

  凉州户镇、广东地乡等乡镇则结合实际,适时组织各村党员、村民代表召开民主日活动,将清理残膜纳入村规民约中,明确规定:棉花灌头水前,残膜收不干净,不予灌水。这项看似冷酷的“土政策”却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据不完全统计,此次集中行动已回收了60%的残膜,秋翻时,全县还将对耕地进行一次彻底清理。

  去年底,玛纳斯县通过对外招商,引进广东利凯尔实业有限公司,在当地注册成立了新广残膜回收公司,收购当地残膜用于生产再生塑料制品,从而为从源头上彻底治污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该县还与陕西杨凌国家高新农业示范园的沃林公司接洽,签订了生物降解地膜示范推广合作协议,今年,分片试种了1000亩可降解地膜棉示范田,积极探索生物降解技术的实用性能。

  “在组织好人工回收残膜的同时,县里正考虑购进机械残膜回收机,推广机械回收技术。”据李成辉副县长介绍,县上计划给每个村配置3至5台残膜回收机械,3年内力争形成1000台的规模。

  要让农民看清地膜的利弊

  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新疆农业部门有何应对良策呢?日前,记者走访了从事地膜污染监测工作10余年的自治区农业厅农业环境监测站高级工程师申玉熙。

  “就新疆而言,白色污染带来的危害已到了非下大力气进行综合整治不可的时候了。”他说,治理白色污染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当前,治理工作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对白色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行动迟缓。农民是地膜应用的受益者,又是残膜的受害者,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行业和广大农民共同努力,广泛参与,大力宣传地膜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治措施,切实提高乡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治污的自觉性、紧迫性。要组织力量进行经常性的开展清除废旧地膜活动。同时,要将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列入乡村领导责任制。每年春耕播种时节,是废旧地膜回收的最好时机,各级政府应把此项工作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在耙地、整地时,动员广大农民将历年的残膜清理出来,并做到农田、林带、渠道、道路和房前屋后无废旧地膜。

  申玉熙说,全疆各地应大力推广应用棉花头水前揭膜技术。目前,新疆棉田100%使用地膜覆盖。研究发现,棉花头水前揭膜与不揭膜相比,土壤温度与含水量差别不大,也不会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产生多大影响,但头水前揭膜由于膜尚未老化,韧性好,不易破碎,且田间未灌水,土壤疏松,膜上没有淤泥,很容易揭起,省力又省工,能确保90%以上的残膜及时回收。

  “为便于废膜回收,各地应适时增加地膜厚度。”他说,新疆使用的地膜都为超薄膜,厚度仅为0.007毫米左右,易破碎,难回收。而国外及内地一些省份,使用的地膜较厚,普遍为0.015毫米,农膜不易破碎,很容易回收。因此,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农膜生产标准,严禁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超薄地膜进入市场。

  申玉熙还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加快制定有关回收残膜的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废旧地膜再加工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扩大地膜回收利用量,走资源循环发展之路。

  “各地州要强化农作物的倒茬轮作制度。通过粮棉、菜棉轮作倒茬措施,减少地膜单位面积的平均覆盖率,进而减轻残膜对土壤的侵害。”

  申玉熙特别强调,目前,光降解聚乙烯农膜和生物降解聚乙烯农膜因其技术尚不成熟,各地不宜盲目推广。

  申玉熙告诉记者,自治区确定的治污目标是: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95%,农田废旧地膜残留量保持在0.5公斤/亩以下。“治污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像当年推广普及地膜那样,打赢这场消灭白色污染的硬仗。”:

  作者:周顺新 通讯员盖有军